做饭其实超简单
3/100
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开始我也觉得做饭很难很麻烦,可是当自己尝试做过几次之后发现,原来饭真的很简单。
毕业刚工作,合租在一个五室一厅的房子里,回家的晚饭和周末的餐基本上不是点外卖就是在楼下小店吃。有天下班回来,发现一位在深圳工作大约三四年的室友在炒菜,超级香,他很热情邀请我和我的同学(大学室友,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一起和他吃晚饭。
他炒了一个茭瓜(西葫芦)配着馒头一起吃,非常好吃。那是自己第一回在深圳吃到在家里做的菜。
自己后面的一年基本上还是和以前一样,在家的时候吃饭都靠外卖来解决,主要都是嫌自己做饭麻烦,不仅做饭麻烦,吃完还得收拾,更麻烦。不过久而久之就发现外卖吃腻了...不想再点了。于是就动了自己做饭的念头,当时给自己设了一个目标:要做那种做起来简单的,也不要太多油的。
这样一来,中式料理就不是可选项了。后来想了想,煎个牛排🐮,做做三明治🥪煮一顿意大利面🍝好像都挺简单,就在网上开始学习怎么做,要准备哪些工具,买哪些食材。
后来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叫做"奥地利的小胡"的博主学做菜:食材要尽量买一摸一样的,分量也要几乎一样的,然后就看一眼视频,动一下刀具,每一步都要跟上,每个细节都要一样。生怕哪个地方漏掉做出来一份黑暗料理,饿着自己不说还浪费食材浪费时间...
就这样跟着小胡(弹幕戏称奥地利的小吴)学做了芝士意面,土豆泥🥔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反倒是越来越觉得麻烦,尤其是土豆泥,要用滤网一层一层压下去,费老大劲儿了。(不过好吃是挺好吃的)没多久就又点起了外卖🥡。
真正学会自己做饭的应该是2020年底,因为疫情春节就没回家,这之前就考虑要准备买工具买食材要做饭了,万一到时候没人送外卖,快递也少,那自己岂不是没饭吃。
有了前面的经历,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就想试试其他的,比如中餐,这次也不例外的立下了个规矩:菜技不成熟时不做荤菜。
我做的第一道菜也成了我的拿手好菜:清炒皇帝菜!真是既简单又美味,绝了。
开始前我说我要学做饭,问了问之前会做饭的朋友都要准备哪些东西,都推荐我下一个叫"下厨房"的App。但是发现并不适合我,大多数都是图文,开始的时候,手机放一边,边切菜边看下一步要怎么做,这样感觉效率太低了,不喜欢。后来在商店找到了一直用到现在做饭App--懒饭。全部都是短视频,没有一句废话(事实上没人说话,全是BGM)看一遍心里就有个大概了,速度比看图文快很多。就这样,第一道菜且是第一道拿手菜就学会了。
然后就是学习多面手食材--鸡蛋🥚的做法。家常菜必备:法式小番茄配黄金鸡蛋粒(西红柿炒鸡蛋)我也学做过,但是总觉得味道一般,后来无意间在微博上发现一个博主(@美食家大雄)的西红柿炒蛋推荐放入番茄酱,当自己试了一次之后当即认定这就是西红柿炒蛋的精髓所在!
就这样从简单的会做素菜,然后烹饪鸡蛋的衍生菜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了做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后面胆大就做起来荤菜,牛柳,肥牛,咖喱鸡腿肉都能做了,味道还不赖(当然功劳都是食谱博主的)。而且现在的线上超市也很多,买菜根本不需要出门儿,自己周末的饭基本上都自己做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一个人做饭吃真的一点都不难,真正难的是从来没动过手,想要尝试的时候却被教程里的精确度量给唬住了。(自己也曾经用量杯量取精确的牛奶🥛容量就为了做土豆泥...其实大可不必。)
如果你也想要尝试开始自己做饭,我这里有一些建议也许你可以看看。
开始只需要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器具
- 不粘炒锅和炒菜铲
- 盐,蚝油,味极鲜(生抽),番茄酱,料酒(如果要做肉),淀粉(如果要做肉)
- 蒜
如果我要新置办材料的话,第一次我主要就只会买这些,剩下的根据想要做的菜再添置。拿招牌菜清炒皇帝菜来说:
蒜拨好切片放到锅里炒香,放皇帝菜,倒入蚝油炒会就行了。
学做饭的意义在哪
最开始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过年的时候有口饭吃。(只是听起来有点惨)但是现在我发现学做饭这件事情有了一些其他的意义:
让自己更独立
是的,我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很酷不是吗?
以前上英语课的时候英语老师说独立有几重含义: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
工作后就再向家里要过生活费了,且算经济独立吧。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适应新的环境是在向人格独立的大门前进。
享受生活带来的真实快乐
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电子狂欢的虚拟世界里,金钱变成了数字,交流变成了打字。真实的触感反而越来越少,趁着虚拟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前多感受感受"没有"它们的时生活。
Luo
Member discussion